超越中美贸易战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张运东(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李尔军(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周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17年中美贸易额又创新高。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对美贸易顺差1.87万亿元;而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美中贸易逆差达3752亿美元。特朗普总统为了兑现其竞选承诺,以促进“更加自由和公平的贸易”为由,以更强硬的姿态要求重新审视美中贸易,强化美国贸易法及相关协定的执行,希望以此减少美中贸易逆差。2017年末至2018年初,美国政府及其研究机构密集发布了多项报告,包括《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综述》《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情况报告》《中美贸易问题报告》等。这些报告不约而同地将中国列为首要竞争对手,并就美中贸易对中国横加指责。同时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与制裁措施,矛头直指中国。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在完成税改后的2018年,在经贸领域奉行“美国优先”的动作会更多、力度会更大。如果中国仅仅根据WTO赋予的权利被动应对或被迫对美实施强硬反制,中美贸易摩擦可能愈演愈烈。应深刻研判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变化,抓紧制定反制应对组合方案。

1 中美贸易战序幕开启

1.1 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双反调查)

中国是遭遇美国双反调查最多的国家,仅2017年上半年美国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立案就达11起,2018年1月又提起2起双反调查。2017年11月,美国针对中国进口普通合金铝板的双反调查值得关注。这是美国商务部在其国内没有代表性企业提出申诉的前提下主动发起的调查,也是1985年以来首次自主进行的双反调查;而且此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了在第三国进行加工的普通合金铝板。说明美国适用其《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来确认规避反倾销的行为,使得我国企业原来普遍用于规避双反调查的贸易手段大多失效。表明美国加强了进口保护,并更多采用国内法而不是WTO的规则进行其贸易保护。这将对全球贸易产生极大影响。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双反调查仍将是美国主要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

1.2 232调查

2017年4月,美国商务部罕见动用了《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进口钢铁和进口铝启动调查,分析该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018年1月,美国商务部完成调查并向特朗普总统提交报告,认为进口钢铁和铝冲击了美国的有关生产企业,而这些企业为美国军舰、坦克生产所需的钢铁和铝制品,建议对进口钢铁和进口铝采取关税或配额措施。特朗普总统不顾国际社会广泛反对于3月8日宣布,美国将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关税。关税措施在15天后正式生效。鉴于目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正在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将暂时被豁免相关关税,同时其他经济体包括欧盟、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韩国等也相继被豁免相关关税。虽然这两项调查并未直接针对中国,但由于中国既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也是美国第二大铝进口来源国(第一大来源国为加拿大),其最终关税措施矛头直指中国。美国曾在1982年借口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启用“232调查”,对利比亚石油实施进口限制;之后仅在1999年与2001年启动过两次“232调查”,但均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次美国动用“232调查”,显示美国政府名为国家安全、实为“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倾向。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科技类产品比重逐年上升,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的贸易调查和制裁措施可能会不断涌现。

1.3 337调查

2017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以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为由开展的“337调查”达到59起,其中将中国大陆企业列为被诉方的达到22起。2018年1月,美国针对中国生产的自稳杯、固态硬盘发起“337调查”。由于中国电子物理类产品出口占比逐年上升,今后针对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领域的“337”调查将会层出不穷。

1.4 201调查

2018年1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对进口光伏产品和大型洗衣机分别采取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护措施。“201调查”的发起不以是否存在倾销或者补贴为前提,而是当某种进口商品给美国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时,美国总统可以通过关税、配额等措施来限制进口。该措施可使美国暂时解除其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中的部分义务,因此也称为“免责条款”。“201调查”属于单边措施,近些年已较少采用。特朗普政府高调使用这种单边色彩极强的贸易保护手段,显示美国今后会在不违反包括WTO在内的多边贸易协定的前提下,更多依据国内法而不是多边贸易协定的争议解决机制来解决贸易问题,从而达到其贸易保护的目的。

1.5 301调查

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宣布对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和技术转让有可能对美国造成的损害进行调查。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总统根据301调查结果,签发了“总统备忘录”,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总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上述500亿美元所对应的商品清单,并建议对所列商品加征25%的关税。该商品清单目前处于意见征求期。征求期将于2018年5月11日截止,并于5月15日举行公开听证会。特朗普政府随后又于4月6日发布声明,责成贸易代表办公室进一步调查决定是否对来源于中国的价值1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对于美国的举措,中国迅速宣布将于4月2日起对来自美国的价值30亿美元的商品撤销关税减免或加征关税。4月4日,中国商务部又宣布将对于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玉米、汽车等106项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销售任何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时间长达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禁令立即生效。同日,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也发出公函,警告英国电信业不要使用中兴的设备和服务。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对此有呼应。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可见中美双方因301调查而导致的贸易对抗行为愈演愈烈。

1.6 诉讼

2018年1月,中国华锐风电科技集团在美国被判盗窃商业机密罪成立。尽管美国行政与司法分立,但该事件的风向标意义值得警惕,它将给中美贸易冲突中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带来很坏的示范效应。美国政府多次指责中国“盗窃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强制转移美国的技术”。在美国政府反复强调公平贸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导向以及本案司法判例的双重示范效应下,将会有更多的美国公司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对中国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调查申请或者自行提起诉讼。

另外,美国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针对中国贸易问题的部署。2017年3月,特朗普总统指示其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与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农业部及国土安全部协商,编写重大贸易赤字综合报告,全面分析贸易逆差的原因,贸易关系对美国制造业、国防工业、就业和工资增长的影响,确定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进口和贸易行为。2017年11月,美国政府向世贸组织总部提交了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并引起欧日等国的效仿。美国参众两院正在制定一个两党联合法案,扩大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力。CFIUS是一个跨部门机构,负责对可能涉及敏感技术流入对手国家的交易进行审查,近年来CFIUS把审查重点放在涉及中国的交易上。

2 中美贸易冲突加剧的原因

2.1 中美发展理念与模式鸿沟不易跨越

美国指责中国没有遵守WTO倡导的市场经济导向政策,认为美方在各种双边对话中并未获得足够利益,表示在中方不改变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情况下,对继续采用双边对话或磋商推进合作不感兴趣。这对去年建立的中美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带来较大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若美方以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前提发展中美关系,则从根本上难以达成共识。

2.2 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

美国已将中国列为首要竞争对手,遏制中国成为其国家战略。特别是作为企业家出身的特朗普总统深谙市场竞争取胜之道,即联合“老三”干掉“老二”。由于“通俄门”事件使这一计划受阻,改变为美国独立承担这一“重任”,导致其需要的时间更长,内容更“丰富”,贸易战是其重要手段之一。

2.3 中国崛起引发不安与猜疑

中国企业对外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对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较大影响,中国的快速崛起引发了诸多不安。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开始调整外资相关法律法规,澳大利亚渲染中国企业政治献金对澳干预,新西兰部分学者呼吁抵制中国影响力。国际舆论对美国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特朗普政府可能将其作为针对中国行动的借口,对华政策可能更为强硬。

2.4 特朗普团队中对华鹰派占据主导

尽管白宫前首席战略师班农离开白宫,但主管外经贸的商务部长罗斯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仍竞相采取对华强硬措施。美国商务部主动发起双反调查,莱特希泽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不仅以大篇幅指责中国,甚至认为美国当初支持中国加入WTO是个“错误”。美国经贸执行层面对双边对话兴趣降低,倾向于采取单边措施逼迫中国就范。特朗普更是在国情咨文中首次将中国列为“对手”,且置于俄罗斯之前。在团队的裹挟和推动下,特朗普容易做出较为激进的举措。

2.5 美国两党政治博弈进入选举关键期

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攸关2020总统大选。从历史看,执政党中期表现多不理想,且指责中国往往成为热门政治议题。在国会强压特朗普对俄制裁、税改法案波折和迫使政府关门的事件后,特朗普对国会力量有了更多认识。为保障获得立法支持、实现自身政策目标,非建制派的特朗普也无法摆脱争夺多数席位的诉求。在政治斗争中,将内部矛盾外部化往往成为重要手法,中国可能受到直接波及。

3 对策建议

2017年,在中美高层互动的引领下,双边关系相对稳定。2018年,在美国政府高调宣称贸易制裁的背景下,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大,多领域直接对抗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鉴于特朗普总统坚定的使命感及独特的执政风格,中国对美国一系列贸易保护与制裁措施不可掉以轻心,应从多个方面做好应对。

3.1 按时间表和路线图坚定推动改革开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

继续推动全面改革开放,对外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争取美国商界对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的支持。对内一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国家经济基础的更加牢固;另一方面在坚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扩大其他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涉及国计民生领域的市场竞争,增加市场经济分量。

3.2 充分利用多种平台创造合作空间,缓解中美经贸紧张关系

创造中美首脑会面机会,加强高层级对话机制的实际工作效果,推动战略互信,引导中美双方继续以合作磋商作为解决分歧的主要手段。加快启动亚太自贸区实质性谈判,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跨境电子商务等创新平台,实现包括美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的互利共赢。高度重视中美能源合作,使之成为中美经贸关系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既能分散我能源供给风险,又能有效缓解美中贸易逆差。

3.3 利用美国联邦制特点扩大省州交流,争取对华友好力量

把握众议院全部435个议员和参议院34个议员重新选举的机会,以中美省州经贸合作为基础,加强中美省州合作工作力度。通过签署各州优势商品的长期合同、创造当地就业和税收、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争取创造更多的美国民意基础,对下一届国会议员产生影响。

3.4 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及国内配套立法研究,增加中国对不公平贸易的反制手段

深化研究WTO规则,突破仅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应对思路,强化国内立法配套的救济手段,实现WTO规则和国内相关法律的协同配套,最大限度给予贸易的多途径支持。

3.5 精准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做好反制应对预案

全面分析中美贸易的商品结构、相关各方的利益,掌握美国对华主要出口商品对其国内经济及选票的影响。例如美国出口的26%的波音飞机及零部件、56%的大豆、16%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目的地都是中国,针对这些产品,加快制定前摄性反制措施,促使美方考虑其行动的影响。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 2018年5月)

— END —

发表评论